8月22日上午,“未来领袖——第二届中国国际法律精英夏令营”的学术沙龙于明德法学楼601国际报告厅成功举办。营员们用自信的展示与富于思辨的内容,充分展示了5天夏令营课程与讨论的成果,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性,象征着夏令营活动的圆满成功。

今年的学术沙龙以Continuous Development-Asia-Pacific: “Environment, Food Safety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为主题,下设“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respons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food safety” 三个子课题。夏令营成员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选派四人代表本组展示共同的研究成果。每个课题的研讨分为小组展示和评委点评环节。本次沙龙邀请了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李汶龙、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孙海萍、刘铭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蒋松竹担任评委,对各组的展示进行打分和点评,并最后评选出最具创意奖、最佳团队奖、最佳展示奖、最具深度奖。


第一组the Big Bang小组选择了“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food safety”这个小主题,并通过2009年蒙塔拉原油泄漏事件、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和中国扬子江水污染问题这三个公害事件,以“水污染问题”为切入点进行了展示。营员们分别介绍了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的相关立法规定,并针对国际海事污染问题,提出了建立独立管理机构、起草共同条约、建立特别法庭的三步走建议。
第二组Team Jelly小组展示的主题是《论公民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基于中日比较法的视角》。该组营员首先列举了中日两国相似的环境公害事件,并通过日本水俣病的案例,对比反思中国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现状,并提出了将公民列入到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紧接着通过论述公权力的不足、公益组织的短缺以及公民保护环境的巨大作用,分析了应该赋予公民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的必要性,并建议通过鼓励公民公诉和防止滥诉的制度设计,效仿日本建立起相应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机制。
第三组Rock Poker小组的主题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从茂名PX项目事件谈起,营员们探讨了从中折射出的公众参与重大环境问题决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例如代表的适格性、资金与时间、缺乏专业性等。随后,菲律宾和台湾同学分别援引了各自的环境立法现状,并侧重于大陆与台湾的法律对比,着重分析了台湾环境法的相关制度和四大立法特征。最后,营员们得出了“促进公众立法决策过程参与”的结论,并提出了事前举办公众听证会、明确代表权利等建议。


第四组Mafia围绕着“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了展示。上个世纪80年代爆发于台湾的痛痛病公害事件促使台湾政府积极推进环境立法。来自台湾的同学介绍了台湾关于土地污染的立法沿革和不同推进阶段的历史。随后,营员们依次详细介绍了中国的环境立法规定、日本防治痛痛病的相关经验、澳大利亚的环境法和救助机制以及菲律宾的环境立法规则,全方面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环境立法方面的共性和个性,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角度。最后结合国际法规定,营员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最终,经过评委们的审慎考核,四个奖项也分别归属不同的小组:第一组精彩的团队合作帮助他们获得了最佳团队奖,第二组则获得了最具深度奖,最佳展示奖由第三组斩获,而最具创意奖花落第四组。评委组向营员们依次颁发了奖品并合影留念。整个沙龙氛围轻松愉快,展示同学的妙语连珠和鲜明观点无不博得了台下营员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营员们纷纷表示,无论是前期的小组讨论,还是后期的论文撰写,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了中国的法律制度,并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法律的交流与沟通,收获颇丰。




文/叶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