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的准备,8月21日下午,由“未来领袖—首届中国国际法律精英夏令营”主办,全体营员和志愿者共同参加的“东亚法制一体化与地区和平稳定”主题沙龙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国际报告厅举行。亚太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周漪青和郑小敏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本次沙龙探讨了与东亚法制一体化和地区和平稳定相关的课题,夏令营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选派三至四人代表本组展示共同的研究成果。每个课题的研讨分为小组展示、评委点评、自由交流三个环节。本次沙龙邀请了来自国立首尔大学的博士生Jae Woo KWAK、来自国士馆大学的博士生Tetsuya Shirahata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王燃、刘岑岑担任评委,对各组的展示进行打分和点评,最后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最佳展示奖。
第一组演讲的题目为“从领土争端的视角看法制一体化与地区和平稳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该组同学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此课题的背景知识,分析了领土争端问题产生的经济、政治、历史因素。接下来,另两位同学深入具体地阐释了法制一体化与地区和平稳定的关系以及法制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们认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对法制一体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且,不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领土争端对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促进法制一体化将有助于缓解争端、促进共同发展。此后,他们就如何解决领土争端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例如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多方会谈、学习欧盟国家的先进经验等,并对本组课题对做简短总结。
第二组展示的课题是“食品安全法的区际融合”。该组同学以中日食品安全法的对比为线索,发现中国的食品安全法与日本相比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其一,数量众多但是相同位阶的法律有相互抵触的情况出现;其二,重叠领域颇多,逻辑不清晰;其三,我们在检疫标准与国家化接轨等方面相对落后。由于双方之间这种差距的存在,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就会出现贸易摩擦。这种摩擦一方面是客观的摩擦,因为中国出口的产品有可能不符合日本的标准,客观上出现拒绝进口我们产品的可能;另外从主观上,这种摩擦也是日本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一种方式。贸易壁垒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中日均没有好处。他们认为,一体化进程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这样的问题。至于一体化要进行到多深的层次,该组同学的结论是双方之间会寻得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可以用条约法或者示范法的形式解决。
第三组同学讨论的话题是“统一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该组同学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原因在于,欧盟是迄今为止最具规模的共同体,也是最为成功的典范。他们认为,虽然欧盟与东亚在文化观念和地缘政治根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欧盟成功的背后,一定存在可以通用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接下来,他们介绍了目前东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例如合作轴心的不确定,难以形成制衡以及没有实现机制化等。然后通过分析欧盟在一体化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东亚地区的实际情况,商议出一些解决措施,包括挖掘互补性、建立超国家性管理机构等。
小组展示过程中,每一组演讲完毕都有评委进行点评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总体来讲,各组的研究成果都得到了评委组的肯定,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上台演讲的风范也得到了一致赞扬。评委点评之后,其他在座同学也向展示组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谈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过程加深了大家对相关课题的理解,也有助于引导双方更加深入全面地思考问题。
最终,经过评委审慎考核:第一组获得了最佳团队奖,最佳创意奖由第二组斩获,第三组同学的精彩表现则使他们拿到了最佳展示奖。评委组向同学们依次颁发了奖品并合影留念。整个沙龙亮点不断,营员们均表示前期的准备过程同样深刻难忘,他们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最后采用沙龙的形式讨论东亚法制一体化的问题也让他们感到轻松、愉快、收获良多。
|